精彩评论

普洱茶这东西真是让人又爱又恨!你敢信吗?有些人花大几千买饼结果喝起来跟自来水似的;有人捡漏几十块的老茶,却喝出天价口感,这陈年与当年的PK战到底怎么选?今天咱就掏心窝子聊聊,别再被茶商忽悠了。
其实吧我当年也是这么想的,觉得“老茶”就是好茶,当年茶肯定不行,结果第一次买了个“古树纯料”,茶汤寡淡得能照见人影,价格倒是不便宜,后来才理解当年茶≠次品!特别是那些刚上市的“明星山头”,比如易武、冰岛当年就能喝出惊艳的鲜爽感,价格还不到老茶的三分之一。你想想花几千买饼放十年才能喝,这期间变数多大?
数据对比2023年市场监测显示75%的茶友首次采购普洱会被“年份陷阱”坑过,其中当年茶退货率仅为12%,而号称“陈化5年”的茶退货率高达28%。
不过话说回来老茶也不是完全没用。我有个邻居专门囤茶放地下室。去年他泡了一泡放了15年的老班章,那茶汤黄亮得像琥珀入口顺滑得能滑进心里。但你要知道此类茶万里挑一。大部分老茶要么发霉变味,要么就是商家拿新茶加香精冒充。所以啊买老茶前先问问自身这茶是“越陈越香”还是“越陈越脏”?
其实当年茶也有锏,特别是春茶季产的“早春古树”,茶气刚猛得能把你震醒,我试过一款景迈山的当年生茶,入口苦涩但回甘迅猛喝完整个下午都神清气爽。此类“霸气感”是老茶慢慢悠悠放不出来的。而且现在工艺进步了像“晒青工艺”能保留更多鲜爽度,当年就能喝出层次感。
感官刺激当年优质生茶的茶汤多数情况下呈浅黄绿,闻起来有类似花香或水果香;而老茶则是琥珀色,香气更偏沉稳的木质香。你更偏爱哪种?
不过你得知道不是你家阳台就能变“陈化室”,我朋友在昆明租的房子,一年下来茶饼都干了边。普洱要转化好得湿度50%-70%、温度25℃左右,还得避光。大部分普通茶友的条件根本达不到,所以与其花大钱买饼放家里当摆设,不如买当年能喝的茶省心还省钱。记住:自身没条件存茶就别碰需要长期陈化的。
储存条件 | 提议做法 |
湿度 | 用密封袋+干燥剂控制 |
温度 | 远离暖气和空调出风口 |
价格这事儿不能一概而论,去年我碰到个“99年大益”,卖价高得离谱结果喝起来还不如我同事30块的2022年小众茶。现在市场越来越理性当年好茶的价格其实并不低,特别是那些有“山头概念”的茶,比如老班章、冰岛当年茶饼价格已经逼近老茶。所以别被“年份”迷了眼,品质才是王道。
市场数据:2023年云南普洱茶产量约5.2万吨,其中当年消费占比达68%,而“陈化5年以上”的茶仅占12%,价格却占了总销售额的35%。
其实吧选茶就像选对象,合眼缘最关键,我有个同事就死活不爱老茶的“陈香”,觉得像旧书味。而她喜爱的当年茶苦涩回甘来得快喝完整个人都精神了,所以别听茶商瞎忽悠你本身喜欢啥样的心里没点数吗?当年茶鲜爽直接老茶醇厚沉稳你更吃哪一套?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普洱茶消费确实在年轻化。我观察到的许多90后、00后根本等不及十年陈化,他们更愿意喝当年茶甚至搞“茶饮化”——加冰、加奶。这类趋势其实挺好的让普洱茶从“收藏品”变回“饮品”,未来也许会出现更多适合当年饮用的创新产品,老茶和当年茶或许不再对立,而是各有市场。
其实吧这场争论背后是商业利益在作祟。老茶价格高利润空间大茶商自然乐意吹。当年茶虽然利润低但更能让普通茶友喝到好茶。你想想一个茶饼放十年中间有多少变数?水分流失、香气转化、甚至可能发霉,这些风险最后都得消费者承担。所以啊别被“越陈越香”了,喝得到、喝得懂、喝得开心才是正经事。
普洱茶这东西其实没那么复杂。当年茶有当年的鲜爽老茶有老茶的醇厚各有各的好。你不用非得站队更不用被年份绑架。下次买茶先问问自身:这茶放不放得着?喝不喝得起?喜不喜欢这个味?搞清楚这比听茶商吹十年八年的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