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云南小城到北京皇家园林,3000公里跨越你敢信?
从临沧出发坐飞机转高铁,硬生生把8小时车程压缩成12小时,当我站在颐和园东宫门,阳光洒在昆明湖上那片金光晃得我眼泪直流——这哪里是旅游,这分明是穿越。
其实我出发前只筹备了3000块,结果...
交通 | 飞机+高铁=1200元 |
门票 | 颐和园+地铁=300元 |
住宿 | 青旅床位=200元 |
不过我忽略了北京打车贵到离谱。最后硬着头皮花50块坐公交,结果司机大哥把空调开到最大,我穿着薄外套在10℃的天气里冻成狗。
应对方案提早在闲鱼蹲"北京-临沧"拼车,去年有人发帖说能够省60%花费。
颐和园面积达290公顷相当于400个场!我天真的以为8小时足够...
其实我最后只走了40%的路线,但脚掌已经肿成包子。那些卖文创的小贩特别会抓住你心理,一个"皇家御用"的铜钱挂件要价200,最后砍到50。
化解方案"颐和园地图",只选核心区游览比如昆明湖和长廊就够了。
在北京站附近我亲眼看见一个游客被卖炒肝的坑了——
店家:"正宗老北京炒肝30块一份。" 游客:"这么贵?"店家"您看这料加得多足!"结果那碗炒肝比临沧的米线还小,价格却是3倍。不过后来我在地铁口发现卖煎饼的阿姨,20块能吃到撑死味道比景区强10倍。
应对方案:用大众点评筛选"人均30元以下"的餐厅,北京有许多隐藏美食。
我定的返程高铁是晚上8点,结果...
其实最扎心的是我花了3000块,最后在高铁上补觉的时间比在颐和园看风景的时间还长,那些拍照的游客90%都是摆拍——我数了一下,每个景点至少有3个网红角度。
化解方案:把返程时间提早到下午3点,或是干脆住一晚再走。
当我看到一对情侣在排长队拍照时,他们居然说:
"发朋友圈务必配上十七孔桥全貌,不然没人信咱们来了!"不过我后来在苏州街偶遇一个老人,他坐在石凳上喝茶对我说:"孩子你看这湖光山色比手机里的风景真实多了,"
化解方案把手机收起来用眼睛和心去感受。颐和园最珍贵的是那份宁静,不是游客照。
去年颐和园游客量突破1000万,比故宫还多!我观察到一个现象:
其实这类变化很矛盾一边喊着保护文物,一边把景区变成消费场所,不过有游客告诉我她宁愿花高价也要来因为"以后或许就没了"。
解决方案趁还没完全商业化抓紧时间去!但记得带降噪耳机对抗人群。
这一趟3000公里我最大的收获不是照片,而是理解了:旅游最贵的从来不是门票,而是你那颗浮躁的心!
当我躺在回程的高铁上,看着窗外飞逝的风景突然觉得:其实颐和园和临沧的茶山一样美,只是我以前从没认真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