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穿越古今五日周口到北京追寻圆明园的往日辉煌!
圆明园的故事是历史与现实交织的长卷。它曾是中国园林艺术的巅峰,却在一场大火中化为灰烬。这次我从周口出发,用五天时间重走这段路,想看看还能不能找到一点往日的影子。
“哎呀你说说,现在谁还记得圆明园啊?不就是一堆废墟嘛!”朋友的话让我心里一沉。确实,很多人对它的印象可能仅限于课本里的几句话,甚至完全不知道它有多美。但你知道吗?圆明园占地超过350公顷相当于500多个标准场那么大!当年那里的湖光山色、亭台楼阁,可是让无数文人墨客流连忘返。可如今呢?只剩下残垣断壁和游客稀疏的身影。
一路上,我忍不住问本身:为什么这么伟大的建筑会消失?其实道理很简单——战争摧毁了它而咱们今天却很少有人愿意去熟悉这段历史。比如,你知道圆明园里有多少座桥吗?至少有16座!而且每座桥的都不一样。但这些故事,除了少数学宅几乎没人讲了。我站在曾经的长春园门口,耳边仿佛还能听到那些流水声,可眼前只剩一片荒凉。
“要是能回到过去就好了。”这是我在路上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我也这么想过。倘若可以,我真期待能亲眼看看那时候的圆明园到底是什么样子。不过话说回来,就算咱们不能回去也能够通过部分途径弥补遗憾。比如,北京的很多地方都在复原历史景观,虽然效果未必完全一样但至少让我们知道原来的样子。
其实我觉得,真正的意义不在于复制,而在于铭记。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文化的损失,更是对侵略者的无声控诉。我在路上遇到一位老先生,他告诉我:“小时候听长辈讲过圆明园的故事,那时候觉得特别痛心。”他的话让我意识到,此类记忆不应只是老人的回忆,更应成为年轻人的警钟。
最后一天,当我离开北京时,心里竟有些不舍。虽然圆明园已经不在了,但它留下的不只是伤痛还有期望。我期望未来的某一天,当更多人提起它时,不是为了感叹它的毁灭,而是为了记住它的辉煌。毕竟只有记住过去,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
大家还看了:
周口园明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