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逾期还款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江西一起因欠11万元信用卡未还被判刑的案件再次引发公众对信用卡恶意透支难题的热议。
2015年6月11日九江市浔阳区人民检察院以浔检公诉刑诉(2015)269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戴某某犯信用卡诈骗罪。经审理戴某某因恶意透支信用卡11余万元且在银行多次后仍不归还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信用卡欠款11万元为何会触犯刑法?关键在于是不是构成恶意透支。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违反信用卡章程规定超出信用卡额度透支或在规定期限内未能归还透支款项的表现。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恶意透支信用卡,数额较大的,可以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在戴某某的案例中,其信用卡逾期透支本金为11余万元。期间,银行工作人员多次对其实施,但戴某某仍无力归还所欠本金及利息。认为,戴某某的表现构成恶意透支,且数额较大,故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
事实上,近年来江西省各级在审理信用卡纠纷案件时,都严格遵循法律规定,对恶意透支信用卡的行为予以严惩。以下是部分典型案例:
2016年江西会昌市一男子因欠钱不还被判刑一年。该男子欠款11万元,在银行多次后仍拒不归还,最终被以信用卡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2020年1月,江西上栗县人民成功执结一起信用卡纠纷案件。被告人高某在信用卡后,沉迷无法自拔,虚构借款理由骗取他人财物,最终被以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
2023年8月江西芦溪县人民审结一起信用卡纠纷案件。被实行人黄某在收到上饶中院作出的终审判决后,将其名下的鄱阳县某某村大理石厂注销并于当日重新登记在其妻子名下,企图逃避债务。最终裁定黄某的行为构成拒不施行判决、裁定罪,依法予以处罚。
信用卡恶意透支不仅会触犯刑法,还会对个人信用造成严重作用。在江西省高级人民结合2022年至2024年全省信用卡纠纷案件受理数据分析中,发现信用卡纠纷领域存在诸多普遍性疑问,其中之一就是持卡人信用观念淡薄,恶意透支现象严重。
为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江西省各级在审理信用卡纠纷案件时,一方面依法严惩恶意透支行为,另一方面也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信用观念。
信用卡作为一种便捷的支付工具,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便利。在采用信用卡的期间,一定要遵守法律法规,合理消费,按期还款。否则,一旦陷入恶意透支的困境,不仅会面临法律的严惩,还会对个人信用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信用卡恶意透支不是儿戏,一旦触犯刑法,必将受到严厉的惩罚。江西欠11万信用卡获刑的案例,再次提醒咱们,在采用信用卡时,要时刻保持警惕,遵守法律法规,珍惜信用,以免付出惨痛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