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现代社会债务纠纷日益增多协商还款成为解决此类疑问的关键环节。在协商还款期间有些债务人仍然未能履行还款义务甚至出现拒绝实行的现象。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分析协商仍未还款是不是构成拒绝实行罪,并探讨相关法律适用疑问。
二、协商还款的法律地位
1. 协商还款的概念
协商还款是指在债务纠纷中,债务人与债权人通过友好协商,达成还款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一种形式。这类方法既体现了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又能有效减轻负担具有很高的法律价值。
2. 协商还款的法律地位
依据我国《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也可以请求调解、仲裁或提起诉讼。”由此可见,协商还款是法律赋予当事人的一项权利,具有法律地位。
三、协商仍未还款的法律责任
1. 拒绝实施罪的构成
依据我国《刑法》第313条规定,拒绝实行罪是指对人民的判决、裁定、调解书、支付令等法律文书,有能力施行而不实施情节严重的表现。
2. 协商仍未还款是否构成拒绝施行罪
(1)协商还款协议的法律效力
协商还款协议是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达成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按照《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理应履行合同。协商还款协议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2)协商仍未还款的性质
协商仍未还款,实际上是指债务人在协商还款期间,未能履行还款义务。这类表现属于违反合同的行为但并不构成拒绝实行罪。
(3)拒绝实行罪的适用范围
拒绝施行罪适用于对人民的法律文书有能力实施而不施行的行为。协商还款协议虽然具有法律效力,但并非人民的法律文书,协商仍未还款不构成拒绝实行罪。
四、协商仍未还款的法律责任分析
1. 民事责任
按照《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债务人不履行合同义务的,理应承担违约责任。协商仍未还款的债务人应该承担民事责任,如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等。
2. 刑事责任
虽然协商仍未还款不构成拒绝实行罪,但债务人倘使采纳、等手段逃避还款,可能构成其他刑事犯罪,如拒不实施判决、裁定罪、诈骗罪等。
五、结论
协商仍未还款不构成拒绝实施罪。对债务人的违约行为,债权人可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追究其民事责任。同时债务人也理应自觉履行还款义务,维护社会诚信体系。我国法律对债务纠纷的解决提供了多种途径债权人应该充分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本文共1500字左右)
- 用卡逾期丨捷信欠款逾期被起诉如何应对
- 银行逾期丨借了网贷钱如何尽早上岸才能解脱负担
- 逾期知识丨派工作人员去户籍地需要哪些手续
- 逾期知识丨美团借钱逾期24天还进去
- 逾期动态丨京东逾期超过本金会怎样
- 逾期知识丨银行欠款多长时间会被起诉
- 银行逾期丨支付宝多次逾期违约金
- 银行逾期丨可否协商还款
- 债务逾期丨建设银行委托上门如何应对
- 逾期协商丨逾期减免后还款方式有哪些
- 银行逾期丨信用卡账单缓催怎么办
- 逾期知识丨浦发银行办公地点在哪里
- 逾期协商丨分付逾期支付不了该怎么办
- 用卡逾期丨欠两万上门怎么办
- 逾期协商丨网贷申请太多无力偿还该怎么办
- 逾期知识丨支付宝逾期两年会说要上门如何解决
- 银行逾期丨微粒贷逾期上门经历分享
- 逾期协商丨支付宝网银逾期怎么处理
- 逾期动态丨多久能还清本金
- 逾期协商丨中城汇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