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思茅墨江古生态茶厂坐落于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的茫境山脉之中是一家致力于传承与创新普洱茶文化的优秀企业。自2004年成立以来该厂始终秉承“绿色、健康、自然”的理念在茶叶种植、加工及销售领域不断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产品体系和服务模式。本文旨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结合云南思茅墨江古生态茶厂的实际运营情况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产品企业标准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云南思茅墨江古生态茶厂生产的各类普洱茶产品,包含但不限于生茶(晒青毛茶)、熟茶(发酵茶)及其衍生品。同时本标准也涵盖了从原料采购到成品出厂全过程的品质控制请求。
为了保证产品品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须要,本标准引用了以下必不可少文件:
- GB/T 19598-2004《地理标志产品 普洱茶》
- NY/T 1077-2015《无公害农产品 茶叶》
- DB53/T 394-2011《普洱茶加工技术规程》
- ISO 22000:201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须要》
指采用生长于原始森林或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的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依照特定工艺制作而成的茶叶。这类茶叶多数情况下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独到的香气风味。
指未经人工渥堆发酵解决的新鲜茶叶,主要通过自然陈化过程形成其特有的品质特征。
指经过人工渥堆发酵解决后制成的茶叶,其特点是色泽红褐、汤色明亮、滋味醇厚。
所有用于生产的茶叶原料均需来源于墨江县及周边地区的优质茶园,这些茶园应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并严格遵循有机农业管理原则实施栽培。
所有进厂原料必须经过严格的感官检验和理化检测,保证符合以下基本指标:
- 外观:叶片完整、色泽正常;
- 内质:香气纯正、滋味协调;
- 卫生安全:重金属含量不超过标准限值,农药残留量符合相关规定。
主要包含采摘、摊晾、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其中,杀青环节至关要紧,需控制好温度与时长,以更大限度保留茶叶中的活性成分。
2. 发酵阶段(仅针对熟茶)
对熟茶而言还需经过渥堆发酵这一关键步骤。在此进展中,需精确调控温湿度,定期翻堆,直至达到理想的发酵程度为止。
包含分级、拼配、压制等多个环节。此阶段的重点在于保证产品的均匀性和一致性,同时兼顾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 色泽:生茶呈墨绿色至黄绿色;熟茶呈红褐色至棕红色。
- 香气:清新自然,无异味。
- 滋味:醇厚甘甜,回甘持久。
- 外形:条索紧结匀整,饼面平整。
- 水分含量≤12%;
- 灰分含量≤6.5%;
- 总灰分≤15%;
- 氨基酸总量≥2.0%。
- 铅含量≤0.5mg/kg;
- 砷含量≤0.5mg/kg;
- 镉含量≤0.2mg/kg;
- 农药残留量符合NY/T 1077-2015的规定。
所有包装材料均应选用环保型材质,不得含有任何有害物质。包装设计应美观大方,便于运输与保存。
成品茶应储存在通风干燥、避光避湿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潮湿环境的作用。仓库内相对湿度保持在70%以下,温度控制在25℃以内。
每批产品出厂前均需经过抽样检验,合格后方可上市销售。检验项目包含感官指标、理化指标以及卫生指标等。
当出现下列情形之一时应实行型式检验:
- 新产品首次投产时;
- 原料产地发生重大变化时;
- 设备或工艺参数调整较大时;
- 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每件产品外包装上均应标注以下内容:
- 产品名称;
- 规格型号;
- 生产日期;
- 保质期;
- 施行标准号;
- 生产厂家信息。
产品说明书应清晰地说明产品的采用方法、留意事项等内容,帮助消费者更好地熟悉和利用产品。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修改或补充,将以正式文件形式予以公布。期待全体员工严格遵循本标准施行,共同维护公司的形象和社会责任。
---
以上便是云南思茅墨江古生态茶厂产品企业标准规范的具体内容。通过严格实行上述标准,不仅可以有效提升产品优劣,还能进一步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普洱茶产品。未来,云南思茅墨江古生态茶厂将继续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努力打造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普洱茶行业的标杆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