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茶道之精髓在于其清雅脱俗、宁静致远的精神追求,而茶汤之美亦离不开水的调和。自古以来,茶圣陆羽所著《茶经》便是茶道文化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系统地阐述了茶的起源、制作、冲泡以及品饮等知识,还深入探讨了泡茶用水的选择与水质的优劣。陆羽在《茶经》中对泡茶用水的讲究不仅揭示了古人对自然和谐的深刻理解,更体现了茶道文化中注重自然、崇尚简朴的价值观。他指出,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茶汤的色泽、香气及口感, 在泡茶之前选择合适的水源至关必不可少。那么陆羽究竟推荐了哪些水作为泡茶之选?他又提出了哪些关于泡茶用水的独到见解呢?
《茶经》中提到最适合泡茶的水是山泉水。陆羽认为,山泉水经过岩石层的过滤含有丰富的矿物质且水质纯净,口感甘甜。同时陆羽特别强调,要选择那些从山顶涌出、清澈见底、流速适中的山泉,因为这样的水源富含氧气,可以更好地激发茶叶的香气。但需要留意的是,即使是山泉水也要避免在雨季采集以免水质混浊。 陆羽还建议,在清晨时分采集山泉水,此时水质最为清新。
泡茶用水的品质直接作用着茶汤的品质。按照《茶经》中的描述,优质的泡茶用水应具备以下特点:水质需清澈透明,无杂质;水温要适中,过热会破坏茶叶中的营养成分,而水温过低则无法充分激发茶香;水的硬度适中,过硬的水容易使茶汤变涩,过软的水则会使茶汤缺乏醇厚感; 水的酸碱度要适宜,偏酸或偏碱的水都会作用茶汤的口感。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能真正发挥出茶叶的本味。
在《茶经》中,陆羽提出了一套辨别泡茶用水优劣的方法。他建议通过观察、品尝和实验来综合评估水质。通过视觉检查水的清澈度优质水源应清澈见底,无悬浮物和沉淀物;通过品尝水的味道,优质水源应口感清爽,无异味; 通过实验检测水的硬度和酸碱度,优质水源的硬度应在8-12之间,酸碱度应在6.5-7.5之间。只有这样,才能确信泡出的茶汤色泽、香气和口感都达到状态。
尽管《茶经》成书于唐代但其关于泡茶用水的指导思想至今仍具有关键的参考价值。在现代社会,由于环境污染和水源污染难题日益严重,选择适合泡茶的水变得更加困难。 现代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选择泡茶用水:尽量选择天然矿泉水或纯净水,这些水源常常较为纯净,矿物质含量适中;可采用专业的净水设备实施解决以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 可参考《茶经》中的方法,通过感官检验和化学分析来进一步确定水质是不是适合泡茶。
Copyright © 2000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