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丰富的糖果文化,而在众多历史时期中,汉代无疑是糖果制作技艺发展的关键阶段。本文将以西京杂记、急就篇等文献记载为基础,结合考古发现,探讨汉代的糖及其制取方法与糖果种类。
据西京杂记记载,汉代的石蜂糖可追溯到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的汉朝。石蜂糖是一种以蜜糖为原料,通过石蜂加工而成的糖制品。当时的汉族非常喜欢此类美味的糖制品,它不仅具有甜美的口感,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公元前4世纪,我国已经有了对甘蔗初步加工的记载。但当时的蔗糖加工工艺十分粗糙到了汉代,甘蔗的加工提取已经趋近完善。汉代的蔗糖制作工艺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1)割取甘蔗:在甘蔗成熟季节,农民们将甘蔗割下去掉叶子洗净备用。
(2)压榨甘蔗汁:将甘蔗放入石臼中用石锤反复敲打,使甘蔗汁流出。
(3)过滤甘蔗汁:将流出的甘蔗汁过滤,去除杂质。
(4)熬煮甘蔗汁:将过滤后的甘蔗汁放入大锅中,用火熬煮,使其浓缩。
(5)结晶:将熬煮好的甘蔗汁倒入模具中冷却后形成蔗糖结晶。
西京杂记中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食人长寿。”蓬饵是汉代的一种传统糖果以糯米粉、糖、芝麻等原料制作而成。制作方法是将糯米粉蒸熟,加入糖和芝麻,揉成小球,再蒸熟即可。
急就篇中有“饼饵麦饭甘豆羹”的记载。这是一种以麦粉、豆粉、糖等原料制作的糖果。制作方法是将麦粉、豆粉蒸熟,加入糖拌匀,揉成小球,再蒸熟即可。
花糖是汉代的一种特色糖果以蜜糖、糖粉、花瓣等原料制作而成。制作方法是将蜜糖熬煮至一定程度,加入糖粉和花瓣,揉成小球,再晾干即可。
汉代的糖果种类繁多,除了以上几种外,还有以果仁、果脯、糖粉等原料制作的糖果。这些糖果既有甜美的口感,又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
汉代是我国糖果制作技艺发展的必不可少阶段,不仅糖的制取方法得到了完善,糖果种类也日益丰富。这些糖果不仅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甜蜜,还传承了我国悠久的糖果文化。通过对汉代糖果的研究,咱们可更好地理解古代的饮食习惯和生活风貌也为今天的糖果制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