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多措并举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 大理州多措并举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近年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深入落实、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全力以赴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在这一进展中大理州结合自身实际采用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保障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逐步致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 一、精准识别摸清底数
精准识别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首要环节。大理州通过开展拉网式排查全面掌握了全州贫困人口的基本情况。一方面组织驻村扶贫工作队深入村组逐户走访核实家庭收入、住房安全、饮水保障等信息;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实时更新扶贫数据,保障扶贫对象精准无误。在此基础上大理州制定了详细的帮扶计划,为每户贫困户量身定制了脱贫方案,做到“一户一策”,确信扶贫资源精准投放。
## 二、产业扶持,增强内生动力
产业发展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大理州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扶贫项目。例如,在洱海流域,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推广种植优质水稻和蔬菜,打造绿色有机农产品;在山区乡镇,鼓励发展中药材种植和生态养殖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同时大理州还积极引进龙头企业,与当地合作社合作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途径分享产业发展红利。针对部分缺乏劳动技能的贫困群众,大理州大力开展技能培训,增进其就业能力,拓宽增收渠道。
## 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瓶颈疑问。大理州把改善基础设施作为脱贫攻坚的关键抓手,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补齐短板。在交通方面,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打通“最后一公里”,实现了所有建制村通硬化路的目标;在水利设施方面,实施农田灌溉工程,应对农业生产用水难题;在电力供应方面,完成农网改造升级,满足农村用电需求。与此同时大理州还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新建了一批学校、卫生院、文化活动场所等设施,不断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让贫困群众享受到更加便利的生活条件。
## 四、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教育是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所在。大理州高度重视教育扶贫工作,选用多项措施提升教育优劣。一方面,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特别是对偏远山区学校给予重点支持,配备现代化教学设备,优化师资力量配置;另一方面实施“控辍保学”专项行动,保证适龄儿童全部接受义务教育,对因家庭经济困难面临辍学风险的学生,提供助学金、生活补助等资助政策。大理州还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帮助贫困家庭子女掌握实用技术,加强就业竞争力。
## 五、健康扶贫减轻医疗负担
健康疑问是困扰许多贫困家庭的主要难题之一。大理州全面落实健康扶贫政策,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一是建立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位一体”的综合保障机制,减低贫困人口就医成本;二是设立专项基金,用于解决特殊疾病患者的高额医疗费用疑问;三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乡村医生待遇,改善医疗服务水平。通过这些举措,有效缓解了贫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疑问,切实保障了他们的身体健康。
## 六、社会参与,汇聚强大合力
脱贫攻坚是一项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大理州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形成 主导、企业参与、公众支持的良好局面。一方面,鼓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扶贫项目投资建设,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发动志愿者队伍深入基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贫困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大理州还利用互联网平台搭建公益众筹渠道,吸引爱心人士捐款捐物,汇聚起全社会共同助力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 七、典型示范,树立标杆引领
为了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大理州精心挑选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贫困村作为试点,探索可复制推广的成功经验。这些试点村在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其他村庄学习借鉴的榜样。通过总结提炼试点经验,大理州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脱贫攻坚模式,并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推动整体工作提质增效。
## 八、强化监督,保障实效落地
为保障各项扶贫政策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大理州建立了严格的监督检查机制。一方面,成立专门的工作督导组,定期深入基层开展明察暗访,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疑问;另一方面,借助信息化手段,实时监测扶贫项目进展和资金利用情况,保障每一笔资金都用在刀刃上。同时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经过不懈努力,大理州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进展。截至2023年底,全州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零以下,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历史性解决。下一步,大理州将继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