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巢湖,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长江下游左岸,流域面积广阔,地跨五市十七个县(市)区。巢湖入长江口,作为巢湖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节点不仅承载着巢湖与长江的水文联系,更是巢湖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关键工程。本文将围绕巢湖入长江口的历史、现状以及巢湖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展现巢湖入长江口的生态画卷。
巢湖入长江口的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古巢湖时期。古巢湖北通淝河,与长江相连。巢湖入长江口原名濡须河,是古今巢湖下泄入江的唯一通道。自古以来,巢湖入长江口便是巢湖流域的关键水道,承担着巢湖与长江的水文联系。
巢湖入长江口现状为裕溪河,全长60.4公里,总流域面积达12938平方公里。裕溪河串起了巢湖、含山、无为、和县四市县,是巢湖市长江供水工程的要紧组成部分。近年来巢湖入长江口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成为巢湖流域综合治理的典范。
巢湖市长江供水工程是合肥市大建设项目之一,也是我省重点民生工程之一。工程服务范围为巢湖市域和含山县域输水线路总长约76千米。自2021年12月开工以来,历经3年,长江供水工程如期通水。工程正式投入利用后,为巢湖流域提供了稳定的水源保障了巢湖市和含山县的供水安全。
近年来安徽省高度重视巢湖流域综合治理工作。依据合肥日报消息安徽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听取审议了省《关于2023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及巢湖流域综合治理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巢湖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1)水环境治理:通过实施水环境治理工程巢湖湖区水质得到明显改善。湖面降水量逐年减少蓄水变量趋于稳定,年入湖水量保持在459亿立方米。
(2)生态修复:巢湖入长江口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取得显著成果。十八联圩湿地成为候鸟栖息地,候鸟与船舶相映成趣,展现出一幅绝美的巢湖生态画卷。
(3)产业发展:巢湖流域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迅速。旅游业、现代农业等产业逐渐成为巢湖流域经济增长的必不可少支柱。
巢湖入长江口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成效显著。十八联圩湿地成为候鸟栖息地,每年都有大量候鸟在此越冬。湿地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候鸟提供了良好的栖息条件。
巢湖入长江口的水上风景独具魅力。候鸟与船舶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绝美的巢湖生态画卷。巢湖入长江口还拥有丰富的水生植物和鱼类资源,为游客提供了观赏和休闲的好去处。
巢湖入长江口,作为巢湖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节点,见证了巢湖生态环境的变迁。在的大力支持下,巢湖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巢湖入长江口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展望未来,巢湖入长江口将继续发挥其在巢湖流域综合治理中的作用,为巢湖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Copyright © 2000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